以前的我是一個人生追求只有「快樂」二字的人,真正經歷過生活的人都知道這有多奢侈,並不是快樂閾值高低的問題。
這份書單里的每一本書,都切切實實的改變了我的生活,讓我現在變成了一個「隨時可以出家」的人,談不上這種變化是好是壞,總之我不再追求什麼意義論,對生死有了新的認知,或許追求心靈的平靜才是人生的奧義吧。
活下去的理由:當你穿過了暴風雨,你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。
24歲時,作者馬特·海格成為抑鬱症患者,站在懸崖邊企圖自殺,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。
在這本書裡,他再現了自己與抑鬱為伍的切身感受,相信所有為抑鬱所苦的人,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一定會不停地點頭,同意作者所說的一切。
比如他說:
抑鬱是你頭腦里著了火,但沒人能看見火焰。
頭腦最怪異的地方是,即使裡面驚濤駭浪,外表也可以風平浪靜,除你之外其他人根本看不出來。 你的瞳孔可能放大,說話可能前言不搭後語,皮膚可能在流汗,但全世界都對你的痛苦視而不見。 正如那棟別墅里沒有人知道我的感覺,不知道我身處地獄,也不理解為什麼死亡對我那麼有吸引力。
病情最糟糕的時候,你會發現自己絕望地想:我寧願得任何別的病,寧願受任何身體上的病痛。 因為頭腦是無限的,它的折磨也是無邊無際的。
如果你以為一個抑鬱的人想要的是快樂,你錯了。 他們根本不關心什麼快樂,那太奢侈。 他們只想脫離痛苦。 他們只想正常。 如果正常是不可能的,那就清空自己。 而我清空自己的唯一方式是停止活著。 一減一等於零。
他不會像是一個理中客去指責你,也不會批判「自殺」這個選擇,他認為死不是一種道德意義上的「選擇」,追究其道德意義,就是誤解;當然也不會說無關痛癢的話,告訴你「一切都會好起來」,他只是分享自己的經歷,用舉重若輕的筆調,講述他是如何度過人生的艱難時期。
抑鬱症沒有神奇藥丸,沒有哪一種療法真正適合所有人,就像藥物對作者都不起作用,但藥物對很多人都有用。 如果吃藥對你有用,管它是因為血清素還是別的什麼,繼續吃藥就對了。
我們很難推翻那些身體和頭腦的固有反應,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尋找中斷低落情緒的工具,制止它轉變為更長期、更嚴重的情緒低落狀態。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些抵抗抑鬱的療法,比如寫作、閱讀、交談、旅行、瑜伽、冥想、跑步等等,如果你想好轉,就儘管去試試吧。
生活在等待著你。 雖然你現在被短暫地困在這裡,但世界哪兒都不去。 如果可以,堅持下去。 活著總是值得的。
最终,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。
焦慮星球筆記:當個演算法無法預測的異數
「活下去的理由」續篇,雖然是上本的續篇,但其實關係並沒有很大,這本書是在講「焦慮」這件事,比起抑鬱症來說,生活在這個時代,或許每個人多少都有點焦慮吧,不然「販賣焦慮」的生意為什麼能做的這麼好呢(狗頭。
這位作者真的是有魔力吧,雖然他總是碎碎念一樣的在說一些話,但讀的時候總是忍不住點頭,感覺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聲,而且在他描述自己狀態或者想法的時候,時時刻刻讓我感覺「這不就是我本人? 」的想法。
比如:
午夜之後還在網上搜索各種各樣的內容(「人體中原子的數量」「姜黃的健康益處」「《西區故事》的演員陣容」「如何從iCloud上下載照片」)。
明明打算下線,但還是忍不住一拖再拖。
這本書對資訊過載時代做了一個精準的描述,闡述了信息時代的大環境是使我們焦慮的本源。
和我們只隔了幾代人的祖輩既能寫浪漫詩,也能在戰場上拋頭顱、灑熱血。 他們戀愛,他們跳舞,他們望著夕陽發呆。 而過著現代生活的我們,被時鐘奴役,被發光的智慧型手機宰制,被「按讚評」綁架,演演演算法把我們關進小小的數位同溫層。
作者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,他說過度沉溺於社交媒體時,你會頓生置身於股票交易市場之感——你或者你的網路人格成了股票。 當人們開始傾倒他們的看法時,你會感覺自己的人格股價一路暴跌。
這本書還是給了一些很有用的建議吧,比如「如何在網路上保持理智」、「怎樣才能快樂」(很皮,請親自去看)、「如何停止害怕衰老」、「理智追新聞的六大法則」、「如何在做一個正常人的前提下用手機」(比如不要把焦慮程度和手機上的電量捆綁在一起、關閉自動通知等)。
很有趣但也很有指導和實踐意義的一本書,我們可以選擇不與別人的在線精彩人生比較、可以當個演演演算法無法預測的異數、可以讓不斷跳出的通知與訊息等一下。 走出門,與真實世界的朋友喝一杯。
最後附一段作者寫給自己的小字條:
保持冷靜。 保持努力。 保持人性。 保持前進。 保持渴望。 保持對完美的追求。 多看看窗外。 多集中注意力。 遠離干擾。 永遠無視網路罵戰。 永遠無視彈出的廣告和彈出的紛亂思緒。 永遠敢於冒險。 永遠不怕被人嘲笑。 保持好奇心。 保持追求真理之心。 保持愛心。 永遠堅守人類敢於犯錯的特權。 永遠給自己留一塊空間,還要在這塊空間周圍樹起藩籬。 保持閱讀。 保持寫作。 將手機保持在一丈以外。 身邊的人都失去理智時,請保持鎮定。 保持呼吸。 保持吸入生活本身。
整理情緒的力量
能夠管控好自己的情緒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,想要完全活出自我而順著感情走,就會與現實或周遭的人產生摩擦。 如果想要協調好自己與周圍和現實的關係,就必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。
這本書從憤怒開始,列舉了如焦躁、孤獨、疲憊、怨恨、嫉妒、自卑、逃避、怠惰、後悔和不安等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垃圾和消極狀態,你可能還沒有發覺它們的出現,就已經成為了獵物。 作者教我們如何辨識這些情緒垃圾,依次審視,各個擊破,用最快的速度擺脫它們的影響。
比如說生氣這件事,作者羅列了幾個不生氣的理由,比如生氣是有時間成本的,不要把時間花在生氣物件身上、生氣是有體能成本的,憤怒是破壞性能量;生氣會讓你失去判斷力,憤怒背後是人們的防禦本能,戰鬥模式下你可能會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;生氣會阻礙和別人的溝通、易怒會容易給別人留下壞印象、生氣的時候會無法認清事實、再生氣也無法改變事實等等 ;她還會教大家在想要生氣的時候如何去整理好自己的憤怒。
全書都是這樣的結構,先告訴你這些情緒垃圾會帶來什麼後果,再告訴你如何去整理這些情緒垃圾,確實是有些瑣碎了,不過本身情緒也是會因為一些瑣碎的事而受影響的吧,非常典型的日式心理學(或者說日式雞湯吧),不過並不討厭,時而有被安慰到的感覺。
佛系: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
這裡的佛係不是網絡流行語所說的那種無欲無求的人,而是真的佛教僧侶,作者草薙龍瞬有「東大名僧」的美稱。不過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宣揚宗教的書,沒有探討佛教及教義,而是教大家如何把「佛教本質」運用起來,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並不像是傳統意義上認為的「佛教」,也就是無欲無求,更像是一種思考方法,傳授「清•簡•行」的健康生活理念,幫助現代人緩解因社會壓力、人際關係、資訊爆炸而帶來的焦慮不安,讀完之後莫名其妙的到達了「賢者タイム」。
書裡提的一些觀點讓我耳目一新,能從另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,比如人生下來就是和痛苦伴隨的,要理解煩惱、正視煩惱、才能去解決煩惱;帶來痛苦的,就是不停追求快感的「索求之心」,煩惱的真相在於「承認欲」,承認欲就是人們在意他人的看法、嫉妒心、喜歡和他人攀比、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等各種煩惱的根源所在。如果無法理解「煩惱的根源就是承認欲」,人生就會陷入在意他人的看法、被嫉妒心驅使、喜歡和人攀比、情緒起起伏伏,以及心靈時常動搖的惡性循環。
書裡還有一些很實用的告誡,比如說「不隨意判斷好壞」(不評價、不貼標籤)、「管理情緒的基本原則——重視快樂」、「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」等等。
這本書正確的翻譯應該是「不反應的練習」,學著對更多的事情不做出反應(與「被討厭的勇氣」有點不謀而合),就不會「以物喜,以己悲」,簡潔理性的正面思考,以「慈、悲、喜、舍」之心與世界相處,享受當下的圓滿。
人生十二法則:現代人應對混亂生活的一劑良藥
這本書大概是2019年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了,2018年最熱的是「原則」,2019年「人生十二法則」又算是一本指導性的書籍,可能大家都比較喜歡被教做人? (🐶
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喬丹·彼得森,在這本書裡,他將人類數千年來哲學思考、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、生物學、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,闡述了12條基本的人生法則,每一個法則拆分出來展開講講都可以是一本全新的書,於我來講,可能是這個人生階段的一本「人生指南」吧。
有網友評價像是「一個嚴格的父親在不苟言笑的教育我」,很有共鳴。最喜歡書裡的法則一,也就是他的「龍蝦理論」,因為這個有趣的理論,他被稱為「龍蝦教授🦞」。
戰敗的龍蝦不論之前有多勇猛,接下來都會失去鬥志,甚至不願再和曾經的手下敗將戰鬥。失敗讓它信心全無,這種狀態會持續數日。如果一隻曾經佔據統治地位的龍蝦遭遇了潰敗,它的大腦甚至會徹底重構,以適應新的卑微地位。如果不這麼做,它將無法承受從「君皇」到「草民」的身份轉換。任何一個在事業或者情感上遭遇過重大打擊、經歷過痛苦轉變的人都能理解龍蝦的這種變化。
可能有讀者會說「這些道理我都懂然而」的話,可是像照顧生病的寵物一樣關心自己、戰勝內心的批評家這些,都確實幫助了我,一個討好型人格,真的是很難做到「待己如助人」的,他告訴我們自我同情是治療羞恥、內疚和自我輕視的良藥,要恰如其分的熱愛自己。
如果要說是一本雞湯讀物,那也是論據翔實的毒雞湯罷了。
被討厭的勇氣:快樂人生的法寶之一
阿德勒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和「個體心理學」 的創始人,他的思想非常現代,孕育了很多現代心理諮詢流派的思想種子,比如,認為「發生什麼事不重要,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才重要」 的認知流派;關注人的潛能和價值的人本主義學派;以及把愛、勝任感和控制感作為人類基本動機的自我決定理論(self determ ination theory)。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題,是對自我的解放,這本書是對阿德勒心理學的闡述。
正如推薦序中所說的那樣,這本書可以是你接觸心理自助的第一本書。你可以不需要任何準備知識就可以從容地打開這本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誰、他跟弗洛伊德有什麼關係。
「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?」「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?」「如何處理自己的人生課題?」——這本書裡討論的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生活議題。
生活給我們各種束縛,表面上看起來,這些束縛是時間的、金錢的、人際關係的,但實際上,這些束縛是心靈的。阿德勒的整個理論體系,都在試圖把人從這種束縛中解脫出來,讓人重獲心靈自由。
阿德勒想要幫我們掙脫的第一個束縛來自過去,就像很多人把自身的性格缺陷歸咎於原生家庭一樣,很多心理學家都相信人是過去、尤其是童年經歷的產物。這些經歷變成了潛意識,決定著我們的人生。但是探討怎麼形成的這個性格並不重要,沒有什麼意義,畢竟再怎麼 「找原因」,也沒法改變一個人。
在阿德勒的學說裡,所謂的心理症狀,並不是過去經歷的產物,而是為現在的 「目的」 服務。
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,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。
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。人多多少少都會被別人的期待和評價所「綁架」,不然PUA 就不會騙到人,多少支配又假藉著愛的名義,但是阿德勒提出「課題分離」的概念,就是說在人際關係上,要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,只解決自己的課題,同時尊重別人的課題。因為別人如何對待你、要怎麼做,那是別人的課題,你根本無法左右。同樣的,你也有你的課題,也是別人無法涉足的,只能靠你自己。人際關係之所以出現問題,正因為我們混亂了彼此的課題。
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,過自己的人生,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。
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,我更關心自己過得如何。 「不想被人討厭」 是我的課題,但 「是否討厭我」 卻是別人的課題。
第三個束縛,來自未來。阿德勒的哲學強調當下的意義,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。過去發生了什麼與你的 「此時此刻」 沒有任何關係,未來會如何也不是 「此時此刻」 要考慮的問題。
他的心理學說,將我們從過去、人際關係、和未來三大課題里分離出來,然後呢?他說:「人生的意義,由你自己決定」。當從這些束縛裡走出來以後,才發現一直束縛我們的,從來都是自己而已。
真正的自由,是一種把滾落下來的自己從下面向上推的態度。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,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,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。
這本書讓我學著去接納自己,學著去擁有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尤其是嘗試「課題分離」以後,人生愉悅度 up 了很多!
重來也不會好過現在:成年人的哲學指南
成年人的詞典裡,沒有容易二字,做選擇從來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。
高中時選擇文理科、大學時選擇專業、畢業後選擇第一份工作、選擇生活的城市,也許等到工作生活一兩年,你發覺自己入錯了行當;當你選擇了一個方向、一份職業、一種生活方式,也意味著你放棄了其他的可能性。那些可能性讓人著迷,甚至勾引你放棄現有的生活重新來過。
重啟畢竟是一個高成本的選擇,人生不是一場隨時存檔讀檔的遊戲,在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擬、推演、檢查,做好準備再上路。
這本書就在告訴你人生是否值得後悔,以及未選擇的人生為什麼那麼具有吸引力,重來是不是會更好,實際上探討的是如何讓自己過上不悔恨的生活。
當我們達標一樣的去過自己生活的時候,按部就班的升職加薪、安家落戶、買房買車、結婚生子,心里或許偶爾還覺得空落落的時候,書裡叔本華指出這是結構性荒謬,是計劃性目標的癥結,要想擺脫這種空虛,就不能過度專注於終結性的活動,比如過於明確的目標,而是在那些非終結性的活動上尋找一種平衡,比如思考,比如散步,體會到過程的價值。
如果人生注定遺憾,那不如跳舞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