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片化閱讀的一些原則

閲讀
閲讀

 

有大量關於碎片化閱讀的文章,優秀作者的閱讀流成為了大家追捧的對象,於是我也學著不斷將各種工具相結合,通過星標、稍後閱讀等方式過濾優質內容,優化閱讀流程與閱讀體驗,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,突然發現我好像有些南轅北轍了,碎片化閱讀不應該是擴展信息邊界的補充嗎?為什麼它需要佔據我大部分的信息資源呢?經過思考並學習其他人的經驗後,我決定重新確立自己的閱讀目標,改變以往閱讀過程中的若干習慣,具體如下:

調整信息權重,降低碎片化信息的地位

 

在心理層面上,主動降低碎片化信息的地位,其實這個改變也是為了後面克服讀不完的焦慮打下心理基礎,將書本作為第一信息源,學術文獻其次,最後才是各類碎片化信息,有人可能會疑惑,在不寫論文、不搞研究的情況下,將學術文獻列入日常信息源合適嗎?之所以這樣做,主要有三個原因,第一,核心期刊的學術文獻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高質量文章,本身就是寶貴的第一手信息源,第二,培養自己縱深思考的能力,學術文獻往往都是對某一小角度問題的深入研究,裡面會有一些優秀的思維框架和行文方式,值得每一個人學習,第三,培養自己對文字的耐心,現在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,文章中都會配上養眼的圖片,有的與文章內容毫無關係,純粹為了排版好看,久而久之,我們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會心生畏懼,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。

以重要性為準繩,改變原有的信息分類方式

 

我主要使用Inoreader 進行閱讀,之前的信息都是按其內容來進行分類,比如法律、金融、遊戲、新聞等,後來我發現這樣並不符合我們的閱讀本能,因為我們在打開RSS 軟件的那一刻,首先想到的是我要讀最重要的(當然,還有很多其他表現形式,比如最感興趣的、最新的,根據每個人的職業、喜好都不盡相同,但歸根結底,都是自認為最重要的),而不是我要讀哪一類的,所以我摒棄了原來的分類方式,將所有信息源進行整合,分成核心(法律專業類,與本人職業有關)、必讀(專業以外最感興趣的內容,如哲學,還有一些個人博客)、可讀(與個人成長有關的,如一些書評、知識管理之類的)、選讀(偏資訊的,如某些遊戲的更新信息),這樣按重要性進行分類,從前往後閱讀,就能保證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內容上。

大膽捨棄,直面讀不完的焦慮

 

相信大家都經歷過「信息松鼠症」的階段,囤積大量自認為有價值的信息,妄圖將其全部吸收,結果信息的囤積變成了焦慮的囤積,疲憊不堪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開始對自己的閱讀方式進行改革,在首次篩選中,按照前述分類依次閱讀,除了「核心」中內容必須處理之外,其他內容只要沒時間,全部變成已讀,進入Pocket(目前還在考慮是否需要砍掉稍後閱讀這一流程)之後,發現信息其實沒之前想像的那麼優質的,直接刪除,剩餘的信息,視內容加標籤歸檔。

精挑細選,捍衛筆記本的核心地位

 

以前我會將感覺有用的信息全部放到OneNote 中,現在我改變了策略,將OneNote 作為「禁地」,只有經過精心選擇文章才會放進去,同時為了使篩選的標準更加穩定高效,我劃定了篩選範圍,如只有和專業及個人成長相關的文章,或者和某個具體問題相關的文章才會入選,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有二,第一,可以集中精力對真正優質的內容進行精讀,第二,激發精讀的動力,我想當你看到塞得滿滿噹噹的收件箱時,肯定沒開始讀就已經先疲憊了。

以上就是我自己現在正在遵循的一些閱讀原則,可能是我們急於擁抱互聯網,一直都誇大了碎片化閱讀的作用,記得我不怎麼讀書的時候,總是會對著網上的某些文章發出驚嘆,稍微有點書籍閱讀量之後,我發現以前所謂的新鮮觀點都是從書籍中摘取的,最令人遺憾的是,文章作者們往往不會將來源告知讀者,使我們錯失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某一問題的機會,現在的我,依然是那個讀書不太多的人,但是慶幸的是,自己終於在心理上走出了碎片化閱讀的泥淖,不再害怕會被互聯網時代甩在後面。在看見「碎片化閱讀」這幾個字的時候,我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很繁忙的人,忙到沒有時間看書,這種錯誤的代入感同樣適用於任務管理,我們努力學習一大堆複雜的任務管理工具及精巧的設置,結果發現對自己而言,這些都是「屠龍術」,效率的核心在於從實際出發,以需求為導向。

發表留言

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. By browsing this website,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