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裏行間/編舟記電影 – 編舟渡海

字裏行間- THINPH

《編舟記》講的是編辭典的故事,聽起來有些老土,典型的日本式故事內核——一輩子只做一件事。辭典名叫《大渡海》,編舟渡海,再貼切不過。
松田龍平在裡面演一個梳著中分頭,木訥、不通人情世故的出版社職員——馬締光也,被調到編撰辭典部門,這個職位再適合他不過了。馬締這個姓相當少見,日文讀音和“認真”一樣,然而他,還是那種宅男式傻傻的認真。
宮崎葵飾演房東家的孫女,是比特日式料理的板前廚師,穿著一身白色制服,帶著白帽子站在吧台前,周圍的空氣是凝固的,但她那種小動物似的長相,豔《NANA》裏的花枝招展的無腦妹子還行,實在和會席料理的雅致氣氛不搭。看到時候就一直在想,要是讓菊乃井廚房裏那位寶塚風的姐姐來演,一定贊爆!

小田切讓一改《深夜食堂》裏的神秘路人氣質,出演了馬締大大咧咧、為人處世圓滑、公關能力很强的同事。有時候看起來吊兒郎當的,工作也好,交女朋友也好,但這種人,認准了一件事,認真起來也認真地可怕,和馬締簡直是天生一對。

字裏行間- THINPH

編一本字典,可能是關乎有些人一生的事,就是說,一輩子就做了那麼一件事。但比起碌碌無為的一生,能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事,也沒有白活啊。關於紙張的手感,要反復和供應商敲定,怎樣在翻頁的時候不粘滯,手指輕輕一帶,恰好翻過一張紙,又不在紙上留下難看的痕迹。
對於和紙的美,來日本後才漸漸領悟到,不是死板的白,而是微微粗糙泛著紙漿原色的光,摸上去有股令人安寧的溫柔感,像在撫摸愛人的皮膚。如京都柿本紙司這樣的老店,仍舊安於寺町通的一側,賣著繪有四季花事的信封、信紙,架子頂端排著顏色豔麗的友禪紙,是的,真是老土,老土的日本人們還在新年到處寄賀卡,連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也寄。

字裏行間- THINPH

正是這種老土,讓和紙的美一如既往地保留下來,就連懷紙,也沒有成為櫥窗裏展示的老古董,京都城裡有那麼多穿和服的人,都需要往腰帶裏塞上一枚懷紙。這種老土,就好像電影裏馬締用毛筆手寫的一封古文情書,幸好遇到的是個知音,假若黃頭髮超短裙的瞳孔放大片妹子,可能直接順手丟進垃圾桶了。
這大概就是對於《編舟記》最想說的,在日本,居然還有人會拍攝如此落後於時代的電影,不可否認,影片的確有點沉悶,看完之後,甚至不知道該怎麼為導演拍這部片子的目的辯白。實在不有趣、也不吸引人,歲月就這麼過了,仿佛有了一點成果,也有了愛人和家庭。一生懸命的堅持的確讓人肅然起敬,但看完電影,卻反而變得迷惑了。

字裏行間- THINPH

但我心裡自有一套評估自己喜歡電影的標準,首先要“雁過留痕”。看完至少要在心裡留下些什麼,有些電影,故事很豐富有趣的樣子,看的時候也給足觀眾感官刺激,但看完就是空落落的,什麼東西都沒留下。而有些電影,故事似乎寡淡,但有那麼一兩個場景、一兩句臺詞歷久彌新。

開看《編舟記》略有焦慮,因為最近業餘時間有限,能看且想看的電影不多。但看到最後,竟然心平氣和。年輕時候,我們總是心太急,心太急,總感覺身邊有跑得更快的人,自己有更好的選擇。非得熬過了青春,才明白:時間就像潑出去的水,不是浪費在這裡,就是浪費在那裡。得失相抵,本就沒有什麼值得與不值得。

《編舟記》沒有誇大征途的艱辛,也不描繪山那邊的美景。不望山跑馬,就不會望而止步;不望梅止渴,就不會失望反悔。 《編舟記》只是說:做一件事,需要的是耐心,扁舟渡海,慎終如始,其他的,就交給時間本身吧。安心,是相信一切皆有所回報;而人生最大的回報,就是:心安。

《編舟記》大概就是這麼一部寡淡,卻又能留駐心裡的電影。

發表留言

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offer you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. By browsing this website,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.